文學七月「伴」

對象
中學生
合作機構
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
簡介

在日校有限的資源和時間以及香港補習風氣的影響下,基層學生未必能夠得到充裕的資源和學習機會。來自基層學校的我們也曾得到過社會有心人的幫助,因此希望透過所集結的力量,活用身邊的資源,承傳這種公平教育的信念回饋社會,與有需要的學生結伴同行,提供免費教育服務,透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和機會,照顧基層學生的學習需求、提升學習動機、提供情緒支援。
 

感想和學習

過去兩年的大學生涯中,大學生身分有時讓我無所適從,也有些煩悶。常說大學「五件事」中必定有「返工」,而大多數大學生的兼職選擇都是「補習」。可能是因為家境問題,也可能是因為耳濡目染,我自然也選擇以「補習」充實我的生活。然而,補習逐漸讓我變得功利,每天按下鬧鐘鍵的動力就是為了金錢,實是煩悶,營營役役,也頗為痛苦。所以,便想透過這次免費教育計劃,嘗試不以賺錢作為動機,看看有何得著。

四天活動連同活動前籌備的兩個多月,為著設計有趣且有意義和價值的活動投放了大部分時間和精力,卻絲毫不覺得痛苦,也沒有為著各種金錢利益計較的煩悶。尤其是活動四天,從設置場地、準備材料,及至帶領活動進行、主持大局,再到活動後收拾材料、檢討表現、為明天活動作簡報等等,每天都維持最少10個小時高度專注。雖然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,但我每天都在鬧鐘響起之前便已經梳洗乾淨,而四天的緊湊行程也完全不覺疲憊,甚至越來越興奮和投入。全賴隊員竭盡全力,也憑著參與學生燦爛的笑容,計劃才得以順利完成,成效超乎想像的好。我深信這種快樂和滿足是無價的,是永遠無法透過計算金錢利益而得的,也是鬧鐘響起最好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