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人道年獎2021得獎人陳詩瓏教授專訪

Feature Imgae of 香港人道年獎2021得獎人陳詩瓏教授專訪

陳詩瓏教授在南蘇丹參與救援工作時與當地小童合照

陳詩瓏教授(醫學/二零零七) 為逸夫書院校友,大學畢業後便加入公立醫院當外科醫生。為了從機械化的日常工作中找回做醫生的初心, 與病人有更多連繫,陳教授決定加入無國界醫生,並曾先後前往南蘇丹和也門參與前線救援工作。
陳教授認為無國界醫生比香港的工作難度高,她本專於先進醫療技術如微創和機械人手術, 但戰地的醫療設備極度落後,環境惡劣,又要孤軍作戰,與香港的工作大為不同,壓力更大。她坦言若現時全時間投入無國界醫生的工作,恐怕會與現代醫學脫節,有礙醫術進步,因此現時會儲起足夠的年假才去參與前線救援。
在戰地救援見慣生死,讓陳教授學會感恩,漸漸學會放下對一些瑣碎事情的執著。當地人的頑強意志和樂天的性格讓她印象深刻,即使遭遇苦難如遭炸傷和搶掠等亦面無懼色,只要仍活著,一家人齊齊整整已是天大幸事。此外,也門的封閉社會亦讓她感恩香港是個尊重女性的地方。當地人最初看不起她這位女性外科醫生,經過一段日子,她才令當地人逐漸信服女性的能力不輸男性。
身為香港無國界醫生( 香港)董事會的副主席,陳教授期望能於亞洲設立總部,以應付亞洲地區的人道需要, 善用資源。除了無國界醫生,陳教授對本地社會服務亦不遺餘力。今年一月,她帶領中大醫學院與樂善堂合作派發飯盒予基層市民,又到大嶼山的隱蔽村落為年邁的僧侶接種新冠疫苗。
陳教授獲頒香港人道年獎2021,她希望藉此啟發更多年輕人參與人道救援及服務社會,提升大學生的世界公民意識。

陳詩瓏教授(右二)與也門的救援人員合照
陳詩瓏教授(右二)與也門的救援人員合照

本文出自書院刊物《逸林》(2022年5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