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零二四逸夫之星:莊禮基先生

逸夫書院校友會於二零一七年開始設立「逸夫之星」傑出校友獎,表揚校友的成就和對社會的貢獻。得獎者由書院校董會代表、書院代表及書院校友會董事會代表組成的評審團選出。二零二四年由莊禮基先生(信息工程學 一九九三)當選「逸夫之星」。

莊禮基先生(信息工程學  一九九三)

對於莊禮基校友來說,逸夫書院不僅是獲得知識的地方,更讓他了解到友誼的真諦。他最難忘的是與同學通宵達旦完成小組報告,當時覺得那是「不可能的任務」,但組員並沒有放棄,反而互相支持和鼓勵,因此能夠在限期前提交報告。那是莊校友第一次感受到團隊協作的力量,當時的小組成員更成了他的畢生摯友。

莊校友在逸夫書院的大家庭裡認識了很多逸夫人,非常珍惜彼此相處的時光。他們不僅激勵莊校友追求卓越,還讓他學到無法從書本上學到的軟技能以及如何頑強地面對失敗,為他的領導能力、成長心態和適應力奠定了穩固的基礎。當莊校友投身社會工作後,這些技能成了他有效領導團隊、擁抱變革並不斷尋求改進的重要資產。

專訪國楙樓榮譽舍監歐陽崇勳先生, MH

歐陽崇勳先生曾執教鞭逾三十年,擔任過兩所中學的校長,提早退休後曾在台灣短暫經營民宿,至疫情後結束經營。太太朱順慈教授於二零二二年接任國楙樓舍監後,他也加入了逸夫書院,並獲書院任命為國楙樓榮譽舍監。

歐陽先生成為逸夫一員前,對書院的印象是逸夫人以活躍和充滿精力「聞名」,活動辦得有聲有色,特別精彩。歐陽先生擔任榮譽舍監兩年多以來,書院各個大型活動總能看到他的身影。 若要選出最喜歡的活動,他毫不猶豫說是院慶千人宴。千人宴表演精彩,近千人在逸夫路吃盆菜,氣氛熱鬧。他笑言「到了我這個年紀,周圍環繞著那麼多年輕人,整個人也變得年輕!」 
 
從逸夫路到宿舍,歐陽先生也享受與宿生的互動。一天晚上,他正在睡覺,突然感到「地震」而醒來,後來太太告知,原來是候選宿生會幹事會內閣在「Dem Beat」宣傳。打開舍監室大門,初次看見「Dem Beat」的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。「在年輕人的世界,喧鬧是正常的。只要適可而止,不騷擾到其他宿生便可。我個人則十分適應,沒問題!」他當時還特意拿了些零食給同學作鼓勵,現在也會偶爾邀請宿生到家中作客。 
 
歐陽先生以「感恩」二字作為過去兩年擔任榮譽舍監的小結。他形容與同學成為鄰居,使他在退休後,仍能與年輕人緊密接觸、互相啟發,可說是可貴的教學相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