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院校董朱嘉樂博士專訪

書院校董朱嘉樂博士於一九七四年創立第一電業,今年踏進五十周年的里程碑。朱博士自二零零四年八月起出任書院校董,今年亦適逢朱博士出任書院校董二十年,因此特別邀請朱博士來分享成功秘訣。

第一電業成立初期只有約十位員工,如何發展成今天的知名企業?「成功沒有秘訣,必須靠努力。」朱博士堅定地說。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令香港經濟轉差,但朱博士相信谷底過後會反彈,他看到冷氣機需求增加趨勢,同時亦想給自己一個機會,憑膽識、衝勁和數萬元便毅然創業。朱博士工作上認識了一位日本人,在這位日本人的介紹下,一九七六年第一電業與日本「珍寶」冷氣機廠展開業務合作,成為「珍寶」冷氣機香港及澳門總代理。

朱博士做人和做事的宗旨是「誠」,對人要誠實,對客戶要忠誠、守承諾。現今世界距離愈來愈小,說謊定會被識破,因此不可貪心,分寸要拿捏得宜。他強調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,必須努力;世上亦沒有容易的事,要迎難而上。如果自己也沒有信心,豈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?

談到與書院的結緣,朱博士在機電工程署一個活動上認識了時任院長程伯中教授,獲程教授邀請出任書院校董。要說他的「逸夫一件事」,朱博士說是二零一七年獲中大頒授榮譽院士,感到非常榮幸。

新任副院長曾漢奇教授專訪

曾漢奇教授於香港出生,其後在英國長大,他在英國劍橋大學取得工程學士和博士學位,一九九三年回港加入中大,隨即成為逸夫書院一員。曾教授早期加入書院時,專注於學術研究和教學,偶爾參加書院的體育活動如游泳和乒乓球。一九九零年代,他任教書院通識課程,有較多機會接觸非工程學系的逸夫學生。

曾教授留意到英國的大學生與香港的大學生有所不同,英國的大學生比較成熟和獨立,因為他們離家較遠,沒有住在家裡,被迫學習變得獨立,而中大的許多本地生似乎仍住在家裡(即使是有在校園住宿的學生也會在週末回家)。曾教授理解學生面對各樣挑戰如學業、大學生活和宿舍生活的適應,他提醒同學四年大學生活轉瞬即逝,重要的是趁大學時期學會獨立,善用大學生涯短暫的時間,嘗試多參與大學和書院活動,認識不同界別的朋友,他深信不少長久的友誼都是由大學時期開始建立。

曾教授早於二零零四年加入書院餐廳管理委員會,今年開始接任主席,並擔任書院副院長。他坦言與非工程學系的逸夫學生接觸不多,但他希望作為副院長,能與逸夫學生有更多聯繫。他期待新的書院餐廳會成為逸夫人的「聚腳點」,讓大家多一個地方相聚和交流,亦希望書院活動可讓逸夫同學多一個渠道減壓,他鼓勵學生自發組織活動,善用書院資源,將所得回饋給下一代的逸夫學生,加強逸夫人的精神。

陳活彜教授專訪

陳活彜教授於一九八八年加入逸夫書院,加入書院之初,主要是參加書院教職員聯誼會的活動。陳教授喜歡新事物,在本身的學系工作一段時間後,認為可嘗試其他類型的挑戰,因此積極參與書院事務。二零零一年,陳教授加入書院餐廳管理委員會,三年後開始擔任委員會的主席。由二零零四年至二零二一年十七年間,陳教授擔任國楙樓學生宿舍舍監。二零一一年開始獲選為校董,二零一二年任副院長,至今年六月卸任。

陳教授以「不斷求新」來形容十七年的舍監生涯。擔任舍監的日子,陳教授每天都要處理宿舍不同的事務,接觸不同背景的學生,自己也因此學習了各樣知識,擴闊了眼界,有所成長。而最難忘的必定是新冠疫情期間遇到的挑戰,當時大家面對新的病毒認知不多,十分驚慌。作為舍監,要參與制定宿舍各種防疫規定,陳教授更親自教授宿舍的同事如何穿著保護衣物等防疫措施,確保他們有足夠的防禦,以提供清潔的環境予宿生。